做課間操
是大家學生時代的回憶
但你聽過“非遺課間操”嗎?
▼
視頻來源:仁和區融媒體中心
11月19日上午9時許,記者走進仁和區平地鎮中心學校時,正值學校課間操時間。伴隨著動感歡快的音樂,同學們踏著鼓點,在老師的帶領下,整齊劃一地完成每個動作。細細觀看不難發現,這里的課間操有些特別。
記者了解到,平地鎮中心學校的課間操名叫《彝風古韻》,是根據當地的民間舞蹈《羊皮鼓舞》改編而來。
平地鎮
平地鎮位于川滇交界處,是典型的俚濮彝族聚居鎮,擁有特色鮮明的俚濮彝族風情文化,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省級非遺文化《談經古樂》和《羊皮鼓舞》。
談經古樂 王東/攝影
羊皮鼓舞 王東/攝影
為了從小樹立孩子們傳承保護本土優秀文化的意識,平地鎮中心學校一直將突出民族特色,培育學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豪感,作為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環。2014年起,平地鎮中心學校以《談經古樂》傳承為載體,開設了楊琴、琵琶、玉琴、三弦等10多門器樂校本課程。
2018年,學校對家鄉《羊皮鼓舞》進行改編,并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火紅的彝家寨》,參加攀枝花市中小學生校園藝術節,榮獲一等獎。
由《羊皮鼓舞》改編而成的舞蹈《火紅的彝家寨》,一經亮相就深受肯定,但由于參演人數有限、表演時間有限,推廣效果不盡人意。 為解決這一問題,學校老師集思廣益,在保留《羊皮鼓舞》原始舞蹈韻味的基礎上,積極將體操的韻律節拍和俚濮彝族打跳步伐進行融合,編排成獨具特色的課間操。希望同學在強身健體的同時,傳承俚濮文化。
據了解,這套《彝風古韻》課間操,于今年10月正式開始使用,受到了同學們的熱捧。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練習,目前,大家基本已熟練掌握。
如今,校園內奏起了家鄉的樂、跳起了家鄉的舞。下一步,該校還將繼續在唱起家鄉的歌上下功夫?!拔覀兇蛩銓亦l的優秀民歌《挖木碗》《放羊調》《彝鄉美》等進行收集整理,讓家鄉優美的歌曲響徹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把家鄉優秀文化的種子播種到每一個孩子的心田?!比屎蛥^平地鎮中心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劉其祥介紹道。
記者:肖文鳳
編輯:代琳
審核:丁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