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陶泓霖
近日,記者從東區區委辦、區政府辦獲悉,《攀枝花市東區深入推進康養產業發展實施意見》已正式印發,旨在充分發揮自然資源以及區域中心城市發展的比較優勢,努力構建以康養統攬服務業發展與助力打造“攀鋼航母艦隊”兩翼齊飛的發展格局,打造適宜人居綻放魅力與活力的新東區。
建設“五大”康養工程體系
實施意見指出,東區將建設以1個國家級康養旅游融合示范區、1個區域大健康產業示范區、1個國家農文旅產業融合示范區、1個多品牌攀西陽光康養運動中心、1個全域全齡智慧康養城區為主要內容的“五大”康養工程體系。計劃到2025年,基本實現美麗健康時尚新東區的布局改造,基本實現四川南向門戶和國際陽光康養旅游目的地城市打造,基本實現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的康養示范城市,康養產業產值突破500億元。
東區將以生態為底,圍繞建設國際陽光康養旅游目的地和打造成渝地區陽光康養度假旅游“后花園”目標,依托“六度”稟賦,深度挖掘旅游資源和康養資源,按照全域生態旅游思路,高水平規劃“兩山一帶一區”大香格里拉環線旅游示范,形成金沙江沿岸陽光生態走廊,創建國家級康養旅游融合示范區,并以醫療為核,依托中心城區全省前列的人均醫療資源、完善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發展以“三個中心”高度融合的大健康產業,建設國家健康產業示范基地,形成川西南滇西北區域醫療衛生高地。
打造農文旅融合的典范
根據實施意見,東區將以文化為魂,深度挖掘獨特多元的三線文化、裂谷文化、民俗文化、非遺文化和農耕文化,結合城市近郊的生態農業、旅游資源,建設國家級農村產業融合示范園和特色康養村“一園一村”,打造農文旅融合的典范。以健身為本,高標準建設體育公共基礎設施、賽事設施,推動大眾健身、專業健身、新興健身,廣泛開展群眾體育活動,推動中強度運動產業發展,促進體育消費,精心辦好高端賽事,打造健身、賽事、競訓“三位一體”陽光運動品牌,推動形成多品牌攀西陽光康養運動中心。按照“示范引領、構建生態、全域覆蓋”路徑,以大數據為鏈條,搭建信息互通、資源共享、標準共建“三大平臺”,提供全域全齡全時智慧康養服務,構建“1+3+ N”康養產業體系,構建國家陽光康養特色產業示范區。
東區將把康養重點項目納入全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優先保障年度土地計劃,靈活采取租賃、先租后讓等方式供地,加大閑置土地清理和棚改騰空土地的統籌,采取重大康養項目用地指標“一事一議”方式解決。
多方發力做大康養產業
此外,東區將統籌功能配套和產業帶動,將康養重點工作納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積極爭取市康養產業投資基金用于扶持、孵化、培育優勢特色康養項目,落實社會福利機構、醫療機構、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相關稅收支持政策,并積極搭建政銀企平臺,支持康養機構(企業)貸款,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康養產業項目建設。
在保障康養人才供給方面,東區將加強康養高技能人才、學術帶頭人、行業領軍人才培養,培育一批引領康養產業發展的高素質管理者,建立專家咨詢庫或專家顧問團,加強康養實用型服務人才和專業化人才培養,高水平辦好攀枝花國際康養學院,發展全科教育,計劃到2025年辦學規模5000人以上。
圍繞區域定位和產業布局,東區將緊扣“五大”康養工程體系和建設康養示范城市目標,抓好項目包裝、儲備和招引,精心謀劃推進一批重大康養產業化項目和康養基礎設施項目,儲備康養醫療、康養旅游、康養運動、康養農業、康養工業深度融合項目,并實施動態調整優化。
在強化功能配套方面,東區將持續加強內聯外通,完善對外大通道的連接,規劃建設區域內城市環線,完善區域內城市支線路網、康養旅游度假區內部路網、旅游專線,實施小區道路改造,完善城市交通“微循環”,連點成線,暢通域內循環。進一步強化旅游配套,完善景區景點配套基礎設施,健全交通標識系統和導游系統,完善旅游集散、咨詢服務、智慧旅游服務體系,完善景區景點的公廁、風雨廊亭、休閑座椅、文化景觀等設施,配備直飲水、常用藥品供應點,新建和改擴建游客接待中心2個、景區停車場5個。支持自駕游網約車、汽車租賃業、電瓶車租賃發展,提供異地還車服務,建設志愿者服務站。
在加強商務配套方面,東區將加快核心商圈打造,配套建設餐飲、休閑、娛樂、體育、文化、旅游、會展、金融、醫療等于一體的現代商業街區。完善行業質量標準體系,建立標準化建設工作機制,依托行業協會規范執行行業標準。挖掘康養旅游熱點和游客興趣點,引導旅游企業策劃對應的旅游產品,制定對應的營銷主題,依托微博、微信等平臺開展宣傳促銷。加強與國內外知名旅游企業、旅行商、涉旅媒體的合作,依據康養大數據平臺開展智慧康養旅游精準營銷。拓展與國內外行業協會、商會、科研院所的專業合作,加強與全國康養城市的區域合作,攜手做大康養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