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卡鄉泥龍村
“直播+農旅”營銷
泥龍村采用“黨員示范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培植引進花卉苗木30余種,并用“直播+農旅”的營銷模式,開啟抱團作戰新局面。全村24戶蜜蜂養殖戶年產蜂蜜1000斤,蜂蜜銷售額累計達32萬元。該村還在150畝美國大櫻桃種植基地套種油菜、蕎麥、魔芋等,其中50畝魔芋銷售額達到4萬余元。
桑堆鎮吉乙三村
蔬菜大棚農戶全覆蓋
吉乙三村平均海拔3800米以上。今年蔬菜大棚實現了全村53戶農戶全覆蓋,不僅可以自給自足,還將剩余產出進行銷售。目前,吉乙三村的肯措紅草地、高原頑石棧道等標志性景觀已成熟,結合古老藏寨、雪山草原打造的旅游路線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
噶通鎮仲久村
養殖藏香豬發展集體經濟
依托貧困村產業扶持周轉金和縣農牧科技局幫扶資金,成立了藏香豬養殖基地和稻城普惠種養專合社,由村委會牽頭組織全村39戶農戶與經銷商合作經營。從2018年至今,該村通過藏香豬養殖基地已獲得8萬元集體經濟分紅,加之牦牛、土豆、中藥材等收益,實現村民人均分紅372元。
赤土鄉仲堆村
打造稻城全域旅游示范帶
2014年獲評“中國傳統村落”的該村實施整村房屋改造提升,以“小規模、組團式、微田園、生態化”為原則進行風貌打造,不僅村民生活質量有了大幅提升,也助推了溫泉民宿等旅游度假項目在當地扎根。目前,全村從事旅游接待的村民已有114戶,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萬元大關。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吳平整理